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中央层面通报3起典型问题
无惧风雨再向前!一季度经济数据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向新向好

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

以奋斗铸就新辉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他们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凭着热爱、匠心,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

  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试制部数控班组操作工杨永修上台接受表彰。

  2025年,是杨永修来到中国一汽的第十五个年头。

  “记得刚到车间时,我就从师傅口中得知,眼前的机器比我还大三岁。我心想自己还年轻,一定要学好新技术。”从河南农村到吉林长春求学,杨永修如愿加入中国一汽大家庭,他的努力与坚持也是从踏入车间大门那一刻开始的。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师傅们的倾囊相授。中国一汽有全国劳模,也有省级劳模。从他们身上,我更加理解了中国一汽的企业精神。”杨永修向师傅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从一名普通的铣工学徒成长为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并始终坚守在研发生产第一线。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一汽,杨永修作为杰出技能工人代表,现场聆听了重要讲话。“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一直激励着杨永修不断前行。

  “前辈改写了新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我们这代人要接续创造新的辉煌。”杨永修心中始终憋着一股干劲,既然选择深耕汽车核心精密零部件数控加工技术,就一定要干出成绩来。

  面对全新的技术开发路径和多项技术壁垒,杨永修带领团队完成全新V12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调试、加工重任,攻克了20余项技术壁垒。“将制造精度控制在0.015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杨永修自豪地说,加工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如今,杨永修愈发感受到每个人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要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通过创新创造,让民族汽车品牌更有底气。

  杨永修还有一个身份——国家监委第二届特约监察员。尽管一线的研发和生产任务很繁忙,但杨永修已经把产业工人和特约监察员的身份紧紧结合在一起。

  “像我们核心精密零部件数控加工,需要的就是精准。”杨永修说,在参加中国一汽集团纪委、一汽研发总院纪委的走访调研等活动时,他提出建议,“我们集团大概有十多万名干部职工,有数以千计的班组,把线下教育全覆盖与线上平台精准推送结合起来,更能提升廉洁教育针对性。一汽研发总院纪委开发数智化纪律教育平台时,就结合典型廉洁风险场景,实现了自动触发、精准推送提醒。”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长城有多长?为回答这个问题,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延庆区文物管理所所长于海宽曾徒步摸清延庆境内179.2公里明长城“家底”,给长城保护积累了珍贵资料和宝贵经验。

  当被大家称为延庆长城“活地图”时,于海宽并未就此止步。因为他知道,摸清“家底”,只是保护长城的基础工作。他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长城?

  “从有这个想法到真正实施,经历了四年多的时间。”于海宽从不叫苦叫累,默默克服了很多困难。

  最终,在党组织支持下,于海宽带领团队启动长城资源高精度三维数字保护工程,建立数字化档案数据库,健全320处不可移动文物“四有”档案,创新完成延庆壁画虚拟复原、延庆砖窑遗址数字化保护等多项标志性工作。于海宽说:“现在我们还在思考,如何发挥数字保护成果的社会效益。”

  于海宽记得特别清楚,去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勉励乡亲们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于海宽说,在石峡村就有6名长城保护员。

  “保护长城,确实不是一个人的事,要打通长城巡查‘最后一公里’。”于海宽结合自身野外调查经验,培育134名长城保护员,全面提升野外巡查技巧、险情紧急处置能力,带动更多“长城守护人”为延庆区长城文化带建设贡献力量。

  数十年如一日,于海宽参与延庆区长城保护修缮任务50余项,抢救性保护了100多处古建筑等文化遗产。

  “作为基层一线的文物工作者,能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感到之前工作中所有的困难、艰辛,都是值得的。”于海宽坚信,不断提高长城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创新长城保护的方式方法,就一定能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甘于奉献,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20多年前,“科技特派员”这一创新制度在福建省南平市诞生,并迅速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

  浦城,素有“福建粮仓”美誉。浦城,也有一群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浦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推广研究员郑莉就是其中之一。

  “廖俊波的‘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影响着我。”下乡,是郑莉的工作常态,而她的一言一行,也总是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

  “传统种田与科技种田,差异还是很大的。只有了解农民所求,才能帮他们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为了让广大农民更快掌握新技术,郑莉经常带领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起早贪黑和农民一起下田、一起吃住,用最朴实的语言为大家讲解技术难题。

  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郑莉的“一分”耕耘,却给农民们带来了“十分”的收获。

  郑莉探索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集成技术,突破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瓶颈;总结推广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和水稻—再生稻—油菜种植新模式,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提高农民种粮的技术水平,增产又增收,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截至去年底,福建省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7.94万人次,全年在基层一线开展服务的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超过1万名,已实现乡镇全覆盖。像郑莉一样,他们与广大农民一起,用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千里之外的云贵高原,一位土生土长的苗族汉子,多年来扎根乡土,成为乡亲们眼中的“带头人”。

  “是父亲用实际行动影响了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阳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金华上台接过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证书。他说,当年,父亲带领村民修建寨门、踩鼓场的过往,让他记忆犹新。

  父亲朴实的言行教诲,使杨金华坚定了为家乡奉献的决心。在杨金华的带领下,阳芳村因基层民主法治工作开展得好,小事不出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杨金华说,让阳芳村的村民过上好日子,他的诀窍就是“不等”,总是主动找项目做实事。2018年开始,阳芳村相继建成民宿和农家乐,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这一举措解决了部分群众务工问题,壮大了集体经济。

  村里有了钱,杨金华带着大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工作做在前,让阳芳村再一次尝到了甜头。“隔壁台盘村‘村BA’爆火,给阳芳村带来了新机遇。我们有特色民宿,有农耕体验,成功承接了‘村BA’带来的巨大流量。”

  “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黔东南州,看到了我们新农民的可喜变化,也嘱咐我们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杨金华说,“‘五一’要到了,来村里的游客会越来越多。现在,村里有4个室外篮球场,近期我们将对2个篮球场进行改造。”

  爱岗敬业,做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以及省纪委监委的网站。”全国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忻州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曲亚男说,这种掌握最新政策、最新规定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她15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常年不懈的学习习惯,练就了曲亚男能啃硬骨头的真本事。

  22天,21万余字——2019年6月,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委托,曲亚男编写的“模拟案卷实践教学课程”规范标准、高度仿真,难易适中、适合使用,作为基础模板,整合其他省市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后,被确定为全国纪检监察业务培训教材。

  从接到任务那一天起,曲亚男就分秒必争投入到教程编写工作。那段时间,她带着团队成员,每天十几个小时在办公室,只为全力保障编写工作高效运转。

  “只有苦干实干才能对得起组织。”回想起这段经历,曲亚男说自己是个急性子,总是把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今年,为落实好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曲亚男积极思考、主动出击,从最基础的摸排工作做起,对24项涉老资金、4类养老服务机构、3类养老工程、2类老年人权益保护措施等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牵头编制养老服务领域监督检查工作指引,精准锁定监督靶点,明晰攻坚路径,推动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破题开局。专项整治专班工作人员说,工作指引成为一线办案人员的得力助手。

  平凡中的坚持,根植于内心的信仰。曲亚男用自己的奋斗实践,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担当、什么是敬业奉献。

  “她工作特别拼,只要有工作任务,永远精力充沛”“她不光想着怎么突破案件,还想着怎么教会大家”……提起全国先进工作者,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黄春燕,不管是省里还是县里,同事们都说她是身边的“点子王”。

  在任现职以前,黄春燕从事巡察工作多年,多次被抽调参与巡视、巡察指导督导工作。“记得有一次县委开展巡察,个别巡察干部缺乏工作经验,对群众开展巡察宣传工作不到位,巡察组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很少。”黄春燕说,“我们探索把进驻动员会开到村一级、把巡察宣传车开进黎村苗寨,主动到田间地头访民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数量明显增加了。”

  有了这次经历,黄春燕更加勤于总结和思考。“从乡镇纪委自办案件情况看,数量有了提升,但在拓宽问题线索渠道来源上仍有提升空间,说明我们的监督触角要进一步延伸。”就在赶往北京的前几天,黄春燕还在研究,如何提升乡镇纪检干部能力。

  黄春燕在工作记录本上列出了目标和计划:“加强乡镇纪检干部业务培训”“培育乡镇办案骨干”“开展典型案例复盘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

  面对荣誉,黄春燕依然保持着那份执着与坚守。她坚定地说:“纪检监察是我的事业,琼中是我的家乡,守护这里的政治生态就是守护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我要继续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

记者手记 | 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

李灵娜

  “不好意思,这会儿还在下乡路上,下午要配合省里测算油菜产量,现场测产验收”“真是抱歉,我们还在现场,研究场地改造,晚上吧”“现在比较忙,晚上你记得找我,我怕我忘了”……拨通电话,他们不约而同婉拒了当下的采访邀约,对话往往被延迟到深夜,他们真的太忙了。

  奋斗不息,砥砺前行。对话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是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共同特征,始终值得我们铭记和弘扬。

  回望自己的成长之路,全国劳动模范杨永修记得,为了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他曾在厨房挂上一块数控面板,每天重复练习上百次,确保编程操作无间隙精准切换。看到中国一汽汽车产量突破6000万辆的那一刻,杨永修认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想对乡亲们的承诺,全国先进工作者郑莉感慨,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书本里的知识传授给乡亲,让乡亲们会种地、富起来。听到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的喜讯,郑莉觉得所有汗水没有白流。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劳动风采。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唯有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中国公众新闻网摘编亓荃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